我最近發現很多人對種植牙的了解都比較片面,特別是對半口/全口種植牙,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麼種上去的,什麼人適合做,半口全口有什麼區別?所以今天專門寫一篇內容,一次性給大家講清楚! 一、什麼人適合做半口、全口種植? 首先,並不是只有牙齒掉光了才能做,半口/全口只是種植牙修複方式的一種,通常針對比較嚴重的牙周病、牙列缺失採取的方案,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是需要做的: 1、口內缺失多顆牙齒,並且剩餘的牙齒也開始鬆動脫落。 2、牙齒缺失的不多,但留存的牙齒出現鬆動、移位、潰爛,影響口腔功能。 3、往年做的活動假牙,因不習慣/不牢固想要換成種植牙。 二、半口/全口需要種植很多顆牙嗎? 很多人對於半口/全口種植有一個誤解,那就是缺多少種多少,一次性種十多二十顆種植牙;實際上並不需要種植那麼多,前比較常見的就是all-on-4或者all-on-6,也就是半口種植4~6顆種植牙,然後裝上牙冠橋,就能恢復正常的口腔功能。 三、All-on-4/all-on-6的區別? 1、固定力度不同 這兩個其實在修複方式上沒有什麼差異,都是通過斜拉式力學方式植入種植體,起到一個穩固作用。只是All-on-4是種植4顆,穩固力相對弱一些,一旦壞了一顆就需要重新種植。而All-on-6半口種植牙由於是植入的6顆植體,有1顆植體損壞,還剩下其他的5顆植體還可以支撐,相對來說穩固力會更好一些。 2、適用情況不同 All-on-4半口種植牙是一般適用於牙槽骨條件良好的人群,能夠起到足夠的穩固作用,也就不需要種植更多顆;但如果牙槽骨條件不太好的人群,則需要6顆植體來加固,這樣才不容易出現種植後脫落的問題。 四、種植半口全口需要多少錢? 目前種植牙有集采政策,價格相比以前便宜了不少,半口種植的價格大概在3w起;全口種植價格在5W起。當然具體價格跟你選擇的醫院醫生、種植體、口腔狀況、甚至所在城市都有關係,一線城市肯定比三線城市貴的。不過大頭還是種植體的費用,選什麼種植體,基本決定了你需要花多少錢。 五、選擇什麼種植體比較好? 不管是種一顆還是種半口/全口,其實選種植體還是一樣,都是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 1、高端種植體 對於口腔功能要求高,預算充足!可以選擇諾貝爾、ITI等品牌 對於即刻種植、骨量不足、口腔條件一般的人群很友好。價格6000起,使用年限在40~45+。 2、中端種植體 適合追求性價比的人群;常見的品牌有安卓健、百康、BB、ICX、雅定等等,都是比較有名的進口品牌,加入了一些生物阻力技術,添加了一些親水性的東西,使得種植體更加穩固,價格4000起,使用年限在30~35+。 3、低端種植體 比較適合預算不足的人群,比較常見的主要是國產品牌,和部分韓系品牌;特點就是實惠,在質量方面也完全夠用,價格2000起,使用年限在20+。 六、如何選到靠譜的口腔醫生 半口全口對於醫生的要求會更高,因為需要醫生有足夠經驗,去判斷口腔條件是否能夠種植,這不是一個工作一兩年的醫生能夠做到的,所以選對醫生尤為重要。 1、看從業資質 別說什麼有多少年的經驗,做過多少手術,先看看有沒有行醫資格證,這個可以去衛J委查詢,沒有的直接pass! 2、看專攻方向 一定要看擅長領域,選專攻種植方向的醫生!現在很多醫生都是靠廣告吹,平時給你洗牙、拔牙還行,做牙齒種植千萬不能選。 3、看從業年限 不要選從業不久的醫生,最好是在口腔領域有至少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記住是在口腔領域有多年經驗,有的醫生看着從業年限長,實際是半路出家,經驗肯定不足的。 4、看醫生職級 這個還是比較重要的,因為資料介紹可以作假,但這個作不了假,需要實打實的履歷才能通過評級。大家至少要選主治醫生,能選到副高級別的醫生更好。 5、看手術案例 到底有沒有真技術,靠說可不行!還是得要有真實案例來驗證!我們看案例,主要還是看有沒有與個人情況類似的案例,看看醫生的解決方案和效果如何,這才是看案例的重點。 6、看用戶口碑 用戶口碑一般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醫生的水平,差評多的醫生儘量還是別選了,我們需要在好的裡面挑更好的,而不是在壞的裡面挑好的。 最後再提醒一下,做半口/全口的基本都是老人,口腔條件肯定不如年輕時候,不然牙齒也不可能會脫落,所以一定要找靠譜的醫生操作,避免出現種植失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