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會影響口腔健康嗎? 有許多患者或家長在矯牙前,總會有一個顧慮:矯牙會不會損壞牙的健康?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表明, 做過科學矯牙的患者,其牙的使用壽命比一般人群要長, 這主要是得益於兩點: 1、在正畸的過程中,各種牙的相關疾患做了系統治療。比如齲齒一般都進行了治療,牙結石在矯正前後都會進行清洗,如果不做正畸反而會忽視掉這些問題。 2、在矯正過程中口腔保健知識的宣教,所以矯正完成後的患者,往往有較強的口腔保健意識和正確的口腔保健方法,這種意識一旦建立則會終身受益。 所以科學的矯正牙齒,是不會損害牙的健康的。但是,不科學的矯牙,尤其是方案設計錯誤有可能造成牙齒健康的重大損害,有些甚至無法收拾。另外,少數患者在矯正期口腔衛生管理欠佳,的確會產生齲齒、牙齦炎甚至牙周炎,矯正後形成一口整齊的爛牙。 矯正開始的時機 如果你帶孩子找牙醫問什麼時候矯正,牙醫看都不看,直接說“孩子太小了,十二三歲再來”,那就果斷換個牙醫吧。因為牙醫持這種觀念有時候會耽誤了病人,至少應該檢查一下牙齒情況再說。 什麼時候矯正,準確的說法應包括三點: 1、多數患者在全口乳牙全部換完,即恆牙列初期開始為佳。大部分孩子是在11歲到14歲換完牙的,現在由於早發育等原因,有的小孩9歲就換完牙了。所以死摳十二三歲的說法就不太準確了。在恆牙列初期治療的最大好處是牙移動快,能利用生長發育潛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預後穩定、長期效果好。 2、有些患者需要提前到乳牙期和混合牙列期治療,如地包天、口腔不良習慣等。如果等到十二三歲再治,矯正的難度、費用、時間都會上升,而且矯治效果也有差距。 3、嚴重的骨性錯合,如無法控制的骨性地包天,小下巴等,則需成人後進行正畸正頜聯合治療。這個重點強調一下,一定要找專業的醫生儘早評估,少數病例可以早期進行干預治療而避免手術,一旦錯過最佳干預時機,終身後悔。 基於上面三點,對於家長來說,如果覺得孩子的牙齒或者面型有問題,最佳的方法是找專科的正畸醫生進行評估。嚴格來說,正畸雖有最適年齡,但並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只要口腔健康允許,成人乃至老人都可以做,但效果及後期維持方面有一定差異,成人正畸復發率相對較高。 關於正畸拔牙 正畸治療需要拔牙的因素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 1、拔牙用於解除牙列擁擠。由於人類的進(退)化,現代人的頜骨已越來越不能容納所生長的牙齒了,這是牙列擁擠根本原因(包括智齒阻生現象)。其次,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越來精細,頜骨缺乏咀嚼的刺激而發育不足,會加重牙列擁擠。再者,目前國內的兒牙保健措施跟不上,小孩的齲齒(蛀牙)發生率非常高,從而導致乳牙早失,恆牙早萌,同樣成為牙列擁擠的誘因。 2、某些骨性問題通過拔牙代償。如上頜前突,通過拔牙內收上頜,以掩飾骨性不調。 儘管醫生和患者都不願拔牙,但目前國內的正畸患者拔牙比例還是相當高。正畸拔牙治療是一個非常慎重的決定,必須基於準確的診斷和完善的治療方案,否則不當拔牙治療會引起嚴重後果。當然,如果應當拔牙而沒拔牙治療,也會達不到治療效果,且易復發。 有不少患者對正畸拔牙有恐懼心理,其實正畸拔牙是在局麻下進行的,並沒有什麼痛苦。 雖然說科學的拔牙正畸是無害的,但正畸拔牙前務必謹慎。首先,應確定拔牙是必須的、有益的、能夠使患者獲得美觀和功能改善的。對有些處於拔牙或不拔牙交界的病例,一般建議先不拔牙試治,如果能不拔則儘量不拔。臨床上經常出現一些方案設計不科學、不當拔牙造成的不良矯治病例,這類病例處理起來異常棘手,病人的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總之,正畸拔牙要謹慎,但科學的正畸拔牙是無害的,找到專業的正畸醫師進行科學地評估是非常關鍵的。 關於保持器 正畸結束後,牙槽骨和牙周膜要發生改建以適應新的位置,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所以正畸完成後,常規製作保持器讓病人配戴。 對多數患者來說,保持器要戴五年,前一二年,除吃飯和刷牙外,要全天戴用;其後可適當減少戴用時間。現在的保持器有透明的,患者不用擔心美觀問題。有的患者,如牙周病患者,門牙間隙,扭轉,比較頑固的,可能要終身戴保持器,當然這樣的病人比例很小。不戴保持器,牙列畸形就會復發。臨床經常見到不按要求戴保持器而復發的病人,不得不重新治療,從而花費額外的時間和金錢。中國的正畸患者對保持器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強化宣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