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人來說 智齒就像一個多餘的口腔“零件” 經常會無故招來疼痛 總抱着“忍忍就不疼了”的心態 將拔牙日程一拖再拖 卻不知道這會讓整個口腔飽受其害 什麼是智齒? 智齒也叫阻生齒,緊跟牙,人類恆牙列共有32顆牙。最後萌出的4顆臼齒位於牙弓最後方,常在16~25歲智能成長期萌出,所以有“智齒”之稱。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長智齒:少數人的口腔里,本該長智齒的位置連牙胚都沒長出來,自然也就生不出智齒。 智齒是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跟闌尾一樣沒有功能,屬於人類進化的遺留。 智齒可能有什麼危害? 01反覆發炎,疼痛 大部分智齒都是無法正常萌出的,容易發炎、疼痛,這是因為智齒的位置很特殊,如果是完全阻生的牙齒,還可能在骨內形成囊腫,造成下頜骨吸收,形態破壞。 02侵犯鄰牙,清潔不易 智齒萌發的空間不足,會倒在第二磨牙上,因而造成第二磨牙清潔不易,甚至將前面的好牙頂壞,繼而出現齲齒、牙根吸收、牙齒鬆動掉落等情況。 03引起顳下頜關節不適 有的智齒能夠完全長出來,但是會影響上下牙齒的咬合,引起關節不適。 04產生牙源性囊腫 智齒未萌發出來,卻常覺得骨頭疼痛或感覺異常,建議有此問題的患者,照張X光片就可真相大白找出原因,也許罹患了「齒源性囊腫」。 智齒一定要拔掉嗎? 不一定! 智齒雖然沒什麼用,但如果智齒一直都不萌出,也不影響到其他正常的牙齒,那就沒有必要把它拔除;或是智齒長出來了,但它長得四平八穩,咬合也很好,那也沒有必要拔掉。 不過,這幾類情況建議儘早拔除: 01智齒蛀牙 02智齒擠壓鄰牙 03智齒反覆發炎 04沒有咬合功能的智齒 05正畸需要拔除智齒 拔智齒痛不痛? 光聽傳言,很多人會覺得拔牙不僅疼,還能要命。但是現在都是舒適化拔牙,一般局部麻醉下拔智齒,所以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醫生拔智齒的整個過程,包括打麻藥、劃開牙齦、磨開牙齒、縫線等步驟。麻醉後拔智齒的過程一般沒有明顯的疼痛。只是打麻醉的時候會有少許針刺疼痛。 拔智齒的注意事項 拔牙前看牙齦是否有炎症,如果發炎要先吃兩三天消炎藥; 避開女性生理期,以免出血不止; 建議下午拔牙,拔完後不要吃東西; 拔完牙咬棉花大概半小時到40分鐘就可以吐掉,不要漱口,24小時後才可以刷牙; 刷牙時應減輕力度,以免破壞創面; 拔牙後兩周注意清淡飲食,不要吃刺激性太強的食物。如果口內有縫線,要按照醫囑及時拆除; 如果拔牙後出現明顯不適,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