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經曆過補牙,但是大部分人對補牙的過程並不清楚,畢竟自己只管張大嘴巴躺在牙椅上,剩下的一切交給醫生就好了。對於未知的事情難免會產生恐懼,有些人也會因此逃避去看牙,特別是聽到器械伸進嘴裏嗡嗡作響時,內心的恐懼更進一步加深。那麼,在補牙時醫生手拿器械在自己嘴裏到底都做了什麼? 什麼情況需要補牙? 牙齒只是黑了也要補。看牙要趁早,不僅省錢省時,遭受的痛苦也更小。 如果不及時治療,齲齒部位就會越來越大,從淺齲發展到深齲,蛀牙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先有“斑”,再有“洞”,再露牙神經,造成牙髓腔外露,誘發牙髓疾病,最終會導致牙齒脫落,破壞牙列的完整性,影響咀嚼,進而危害身體健康。 及早補牙修複可以有效終止蛀牙的進一步發展,而且早期補牙修複,療程短、費用低、效果也更好。 補牙時,醫生都做了什麼? 1.口腔檢查 全面的口腔檢查讓醫生找出牙齒存在的問題後,制定方案。 2.窩洞制備 在補牙前,需要對齲壞牙體進行窩洞的制作。腐敗牙質打理幹淨後,如果沒有露內部牙神經,就可以補牙了。首先需要開擴洞口或尋找入口,牙醫通常會從較隱蔽的齲洞入手,使齲洞充分暴露,便於觀察和進行操作。 3.窩洞消毒 根據齲齒病變程度不同,消毒時間也有所不同。 4.窩溝充填 這個時候基本感覺不到疼痛,調配充填材料填入窩洞中,雕刻外形。 5.塑型立固、打磨牙齒 使用LED光固化燈照射,使得樹脂加溫後立固,並把充填物表面細微的凸凹不平之處磨平,使牙齒棱角平滑。 補牙後需要注意什麼? 1.注意飲食 可適當吃些清淡、溫和的流食及半流食,不用剛補好的牙咀嚼硬物。 對於齲壞較為嚴重的大面積缺損的牙齒,補牙後往往由於牙體本身抗力不足,在咀嚼時易發生牙折,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及時做牙冠加以保護。 2.注意觀察和及時複診 補牙後如出現輕微的疼痛,可先行自我觀察,有的輕微不適及疼痛可自行消失。 如疼痛非但不減輕,反而進一步加重或出現咬合痛、跳痛、冷熱刺激痛、夜間自發性疼痛時,應及時去醫院複診檢查治療,以查明病因,消除疼痛。 3.維護好口腔衛生 牙齒出現齲壞就表明口腔衛生維護方面存在問題,所以補牙後一定要做好口腔衛生,正確刷牙,每半年到一年定期看牙醫,讓蛀牙無機可乘。 溫馨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同時,應該定期看牙醫,進行口腔檢查和潔牙,及時清除牙菌斑和牙結石,減少牙菌斑和結石對牙齒的傷害,預防齲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