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專業術語稱為“齦上潔治術”,是指用潔治器械去除齦上牙結石、菌斑及色素,並通過拋光及藥物沖洗來延遲菌斑和牙結石的再沉積,從而有效防治牙齦炎或牙周炎等口腔問題。以下是對洗牙相關知識的詳細科普。 這些年你聽過的關於洗牙的謠言 1.洗牙會使牙縫變大:實際上,牙縫變大是因為牙結石的長期堆積壓迫牙齦,導致牙齦萎縮。洗牙去除牙結石後,原本被牙結石占據的牙縫就顯露出來,並非洗牙導致牙縫變大。 2.洗牙會使牙齒鬆動:洗牙並不會導致牙齒鬆動。相反,如果牙齒因牙周病已經鬆動,洗牙可以去除牙結石,減輕炎症,有助於延緩牙齒鬆動的進程。 3.洗牙會把牙齒洗壞:正確的洗牙操作不會損傷牙齒。洗牙是利用超聲波的高頻震盪作用去除牙結石和牙菌斑,並不會磨損牙齒。 4.洗牙會使牙齒變白:洗牙並不能使牙齒變白,而是還原牙齒本來的顏色。如果牙齒原本因色素沉積而顯得不白,洗牙後可能會有所改善,但並不能改變牙齒本身的顏色。 5.洗牙後牙齒會變敏感:洗牙後牙齒敏感可能是暫時的。牙結石去除後,原本被牙結石覆蓋的牙根暴露出來,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時可能會感到敏感。但這種感覺通常是暫時的,隨着牙齦和牙根的適應,敏感症狀會逐漸好轉。 6.每天認真刷牙就不用洗牙了:日常刷牙根本無法代替洗牙。刷牙再認真,也難免留有死角。及時有效地進行牙齒清潔,是預防延緩牙周疾病的基礎。 洗牙的好處有哪些 1. 預防口腔疾病 洗牙可以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結石,這些是引起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主要因素。 2. 維護口腔健康 洗牙能去除牙齒表面的污垢和細菌,避免口腔異味和口臭,預防口腔潰瘍和口腔炎症等口腔問題。 3. 發現口腔疾病 定期洗牙,有助於儘早發現口腔疾病,如齲齒、楔狀缺損等,早發現早治療。 4. 提高口腔美觀 洗牙可以清除牙齒表面的牙結石和色素,使牙齒更加清潔,提高口腔美觀度。 關於洗牙的注意事項 1. 洗牙頻率 一般建議成年人每半年到一年進行一次洗牙,但具體頻率應根據個人口腔健康狀況而定。 2. 選擇正規機構 洗牙應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確保器械消毒徹底,避免交叉感染。 3. 洗牙後護理 洗牙後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避免進食過冷過熱食物,減少牙齒敏感症狀。短期內應避免食用色素較深的食物,防止色素沉積。 4. 定期複診 洗牙後應定期複診,了解牙齒的恢復情況,及時發現並處理口腔問題。 總之,洗牙是維護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定期洗牙,我們可以有效預防口腔疾病的發生,保持口腔的清潔與健康。同時,我們也應正確認識洗牙的相關知識,避免被一些謠言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