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智齒? 智齒:簡單來說就是口腔最後面的第三顆磨牙。一般是在18~25歲之間長出。 這個年齡階段被稱為“成年期的智慧萌芽期”,智齒便是因此得名。 智齒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人類的祖先。那時候人類的飲食主要是以粗糙的植物和肉類為主,這類食物就需要強大的咀嚼力來研磨食物。而此時,智齒便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隨着時間推移,人類的飲食逐漸精細化,對牙齒的咀嚼壓力也隨之減小,頜骨的發育大小也遠不如從前,尤其是現代人,頜骨過小,往往沒有充足的空間使智齒正常萌出。 每個人都會長智齒嗎? 不一定。數據顯示:約65%的人都存在智齒,但只有20%的智齒能正常萌出,80%都屬於異常萌出。 你知道怎麼看自己有沒有長智齒嗎?教大家一個簡單辨別自己是否長智齒的方法。張開嘴照照鏡子從一側的門牙開始數第八顆就是智齒。 有的朋友看了半天只數出來7顆,有可能是好消息,你沒有智齒。當然,就算看不到第8顆牙齒,也不代表你沒有智齒。 也許它只是“藏”得比較深,在粘膜或骨內,讓你看不到任何蹤跡。 所以,最保險的辦法,是到醫院口腔科拍個片子看看。 智齒一定要拔掉嗎? 不一定。 智齒雖然沒什麼用,但如果智齒一直都不萌出,也不影響到其他正常的牙齒,那就沒有必要把它拔除;或是智齒長出來了,但它長得四平八穩,咬合也很好,那也沒有必要拔掉。 這幾類情況建議儘早拔除: 1. 智齒齲壞或導致鄰牙齲壞 2. 引起冠周炎的智齒 3.智齒擠壓鄰牙壓迫鄰牙牙根吸收或牙周組織破壞 4.沒有咬合功能的智齒 5.埋伏的智齒完全埋伏在頜骨內無法萌出的智齒,病人不一定有感覺,這類智齒像 “定時炸彈”,隨時會引發炎症或影響周邊牙齒健康,且有造成頜骨囊腫的風險。導致牙源性囊腫或腫瘤。 6.懷孕前的准媽媽女性懷孕以後由於激素水平升高和糖分攝入量增加,智齒冠周炎以及鄰牙齲壞相對多發,孕早期冠周炎的治療以沖洗局部上藥為主,智齒對孕婦的危害大,廣大備孕女性應趁早拔掉智齒,尤其是傾斜阻生智齒。 拔智齒能瘦臉嗎? 不能 拔智齒術後通常伴隨臉部腫脹,幾天後腫脹消退給人感覺臉像是瘦了一圈。其實我們的臉型主要是骨骼的形狀和臉部肌肉、皮膚的厚度決定的,智齒長在頜骨的內側,拔與不拔並不會改變頜骨的形狀。所以,想通過拔智齒瘦臉是不可能的。 拔智齒為什麼不能空腹? 拔牙時需要麻醉。空腹進行麻醉容易產生眩暈、頭痛等不良反應;且拔牙之後會有一段時間的腫脹,此時不能進食,為了避免拔牙之後飢餓過度或出現低血糖,所以拔牙之前要進食。一般拔智齒難度會比拔其他牙齒的難度來得更高,花費的時間更長,拔牙之後也可能腫得更厲害,所以拔智齒之前更需要多吃一點。 拔智齒需要注意什麼? 為了減少拔牙術中及術後併發症,擁有愉快的拔牙體驗,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幾點: 1.若術後需參加重要會議、講課,或進行劇烈運動等,建議擇期拔牙;2.女性應避開月經期; 3.術前應避免空腹、熬夜、疲勞等情況; 4.完善術前檢查,如口腔全景片、CT來評估手術風險; 5.如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有藥物過敏史或其他特殊情況等,應提前告知醫生。拔牙後需咬住棉球至少30分鐘,兩小時內不要喝水、進食,24小時後才可以刷牙,刷牙時應減輕力度,以免破壞創面,拔牙後兩周注意清淡飲食,不要吃刺激性太強的食物。如果口內有縫線,要按照醫囑及時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