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就是清洗牙齒,不僅是一種保健方式,還是治療牙齦炎、牙周炎的重要手段,是恢復牙齦健康的第一步。 誤區一:牙縫會越洗越寬嗎? 真相:洗牙洗晚了才會這樣! 通常,大多數人認為洗牙會把牙縫洗寬、牙齒洗松。實際上,當牙結石在牙齒上積聚,會將一顆顆鬆動的牙齒綁成一個整體,掩蓋牙齦萎縮的事實。久之,牙根周圍的骨頭會在牙結石壓迫和牙齦炎症的長期作用下,萎縮至剩下一半左右。 洗牙則能夠清洗牙結石,終止牙周炎的進展,讓牙齒不再鬆動下去。牙結石去除後,牙齒短期內可能加劇鬆動,但隨着炎症消除和治療的進展,牙齒周圍根基會重新堅固。 誤區二:每天刷牙可以不用洗牙? 真相:牙結石是刷不掉的! 牙結石從哪裡來?牙結石是由唾液中的鈣和細菌沉積而形成在牙齒上的。即使你每天刷牙,也不能做到把牙齒上的細菌、髒物完全刷掉。 誤區三:洗牙後又酸又疼? 真相:牙結石已經壓迫牙齦。 一般生長牙結石的位置不易清潔,比如牙齒和牙齦的交界處,然而這個交界處,是牙齒本身潔白堅硬的牙釉質和稚嫩敏感的牙根。第一次洗牙時,如牙結石積存較多,清潔帶來的不適感也會隨之增加;如定期洗牙,存在的牙結石較少,清潔時的不適感也會減少。 誤區四:洗牙後特敏感,怕涼也怕熱! 真相:越敏感越可能患牙周病! 洗牙後,許多人反映牙齒變得比原來敏感了,如出現該症狀,表示你可能患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炎了。如果因為害怕敏感而不敢、不願洗牙,那麼將會導致牙周病癒演愈烈,最終牙齒鬆動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