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能讓我們的笑容綻放得更加自信。但是對於矯牙,下定決心卻是複雜的心理過程。每每想好,卻因複雜的過程,想要改變的心又開始動搖啦~ 小編想說:牙齒矯正不是一次能夠完成的,但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麼複雜!正畸是一個需要時間與耐心的系統化過程,其中涉及到牙槽骨改建甚至是整個側臉的改變,所以,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非常的規範與嚴謹。今天,帶大家看一看正畸到底有哪些步驟! No.1 “初步了解” 矯正成功第一步,機構+醫生得選好! 現在信息很發達,可通過各種網上渠道了解矯正方面的知識等,首要且關鍵的便是選對專業的口腔機構、專科正畸醫生。切不可盲目網購矯治器自己佩戴,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No.2 “建立檔案” 矯正從非一蹴而就,檔案記錄始終相伴! 矯治期間,牙齒、頜骨是一個逐漸緩慢移動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戴上牙套箍牙幾天就能得到解決。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需要與正畸醫師好好地配合,同時在醫師的指導下按時參加複診,去做相應的調整。 No.3 “醫生面診” 對於正畸醫生來說您牙齒的每一個細節都是關鍵! 醫生經常收到這樣的信息: A:醫生你看看我的照片可以矯正嗎? B:醫生我的牙齒需要矯正多久啊? C:醫生,你幫我看看我的牙齒是骨性還是牙性呢? ...... 其實,矯正之前沒有系統的檢查,經驗再豐富的正畸醫生也是沒法給你一個確切的診斷及正確的治療方案!牙齒矯正前醫生需要對你的牙齒有全方位了解,單純的牙齒表面是看不出頜骨之間的問題的,更不可能單憑照片就下結論的。 No.4 “口腔拍片” 牙齒表面只是冰山一角,牙骨下的世界才是真實情況! 面診時,為能準確的分析具體情況,專業的正畸醫生也一定會讓你進行拍片(全景片、頭顱側位片等),因為醫生的肉眼是無法判定牙齒下面骨頭的生長情況的。 ➤全景片:可看到牙齒的數目是否有異常情況。頜骨內的情況有無多生牙,埋伏牙等;牙根的情況,包括形態,位置等。 ➤頭顱側位片:用於頭影測量,得出相應的數據,知道是牙齒的原因還是骨骼的原因,判斷咬合關係、側貌凹凸形態、頜面關係。 No.5 “口掃取模” 數字化口掃,預見未來微笑! 「數字化口內掃描」幾分鐘內即可獲取數字模型,舒適感大幅提高,掃描完可實時初步預覽矯正效果。 No.6 “矯正攝影” 這些照片拍得好,美與健康雙收穫! 初診時,拍口內照與面相照是為了直觀體現牙齒數目、牙齒形態、牙齒是否有明顯齲壞,同時正畸醫生會分析牙列情況與面部美學協調等情況,將美和健康進行緊密結合。 No.7 “方案設計” 多番設計,只為定製一個更適合您的矯治方案! 這個環節是重中之重,最需要耐心的。結合前面基本臨床檢查、數據信息收集以及您的實際情況,設計適合您的治療方案,並溝通不同方案的優缺點,徵求您的意見,最終確定一個適合您的矯治方案! No.8 “開啟矯正” 開啟矯正,這些工作不能少! 根據前面制定方案,一些正畸顧客需要在戴牙套前進行拔牙、補牙、洗牙、牙周治療等前期準備。接下來,開始戴上牙套啦~ ➤如果你選擇的是固定矯正:牙醫會在您的牙齒上粘上托槽(粘托槽可是個耐心活,每個小小的托槽都得放在它合適的位置),並將弓絲固定在托槽上,弓絲是矯正牙齒的力量來源,是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您選擇的是隱形矯正:牙醫首先會在個別牙齒上粘上跟牙齒顏色相近的附件,用來控制牙齒的移動和輔助隱形牙套固位。然後,就可以戴上隱形牙套啦! No.9 “定期複診” 不複診的矯正都是耍流氓! 複診一般情況是加些力和調整用力方向,好讓牙齒按治療方案移動。複診後的幾天之內,可能會有點酸軟,都在承受的範圍之內,一般2~3天後就會消失噢! 固定矯正一般4~6周複診一次; 隱形矯正一般8~10周複診一次。 No.10 “牙齒收縫” 牙齒已排齊,收縫安排上! 一般情況下,6~12個月左右,牙齒就基本會排齊。排齊以後就是收牙縫,若需收拔牙的縫隙,還得要皮筋的幫忙。PS:皮筋在吃飯的時候是要摘下來,堅持~堅持~,勝利就在前方啦! No.11 “摘牙套” 牙套已摘除,美好自然來! 一般矯正的療程為1~3年,恭喜您,牙縫收好了,中線也基本對稱了,中線對稱臉就對稱,笑起來就好看了!現在可以摘掉牙套了,而你要準備好接受讚賞呦☺,開啟你美好的新生活。 No.12 “戴上保持器” 牙齒畸形已解除,還需耐心保持鞏固! 當牙齒畸形得到矯正,正畸醫生從專業角度認為已經符合要求時,會拆除原來的矯治器,接着還需戴上